|
优化通识教育体系,打造以学生为主教学相长的“师生共同体”,评出教学为主型教授……不久前,南开大学正式发布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,即“南开40条”,针对本科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40条创新举措。
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南开大学,始终坚持育人为本,强化质量特色,积极进行本科教改探索创新,提升教与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,打造具有南开品格的一流本科教育。
打破学院壁垒推动教学相长
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学生闫烁文最近参加了学校推出的“名师面对面”活动,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,收获颇丰。
闫烁文即将升入三年级,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感到有些迷茫。在与陈军交流的过程中,他将自己的困惑一一道来,“和陈军院士交流后,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”。
在大学校园里,学生怎样及时联系到自己想要请教的专家学者?为了破解这一难题,南开大学教务处于去年推出了“名师面对面”“导师工作坊”两个活动,为师生搭建交流的平台。
“名师面对面”主要邀请校长、院士、长江学者、教学名师、院长参与学业指导。“导师工作坊”则聘请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给学生以学术或职业生涯指导。学生只要进行预约,就有机会得到专业的指导。“我们不仅希望学生获得知识性的指导,更希望他们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,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。”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中心教师郭晓媛介绍。
近些年,南开大学着力打造以学为主、教学相长的师生共同体,推动老师之间、师生之间、学生之间的交流。目前,学校已初步构建了校级、院级、班级三级学业指导体系,“名师面对面”“导师工作坊”“学习中心”都是校级学业指导体系的重要部分。“我们打破学院壁垒,所有名师及导师均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咨询预约,这就为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包容的师生交流机会。”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川勇说。
改革评价机制让教师“乐教善教”
今年7月,在南开大学教师系列教学为主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,文学院教师张静获评教授。与她同时获评首批教学为主型教授的还有其他两名教师。
张静开设的慕课“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”每年都有约6万名学生在线选课,今年有望突破7万。
事实上,张静同时满足教师为主型教授和科研为主型教授的条件,但她决定申报前者,因为“教师是自己的身份,也是自己的骄傲”。
今年,南开大学大刀阔斧进行教师职称评定改革,在以往科研为主型教授的基础上,启动教学为主型教授、副教授的申报工作。不仅对申报者有教学工作量的要求,还有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要求。
“目的就是为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重视教学的氛围,让教师更专注于教学,不断在教学领域开拓创新。”南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申介绍,除了评出教学为主型教授外,学校还在评价机制上下功夫,让学生评价教师时,将以往“能否完成课程内容教学”“能否与学生互动”等教师主体评价变为“能否从老师的教学中有所收获”“能否参与到老师的课堂互动中”这样的学生主体评价。
知行合一担好“服务中国”使命
“知中国、服务中国”是南开大学鲜明的办学理念,由老校长张伯苓于办学之初提出。“知中国”是服务中国的前提,“服务中国”的过程也是更深入地“知中国”的过程。1928年,《南开大学发展方案》旗帜鲜明地提出:“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,以中国历史、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,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。”
南开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赵宏,最近做起了“精准扶贫”——今年6月底,她带队远赴甘肃省庄浪县、靖远县、会宁县开展调研。调研团队由来自不同学院的3位教授和15名学生组成。除了开展社会实践,这次调研还有另一项重要使命——建设一门具有南开公能特色的服务学习课程,由赵宏负责的这门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——西北地区精准扶贫”服务学习课程将在今年秋季学期开课。
在“南开40条”中,“通识+专业”人才培养体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南开大学把结合创新和实践的服务学习纳入通识教育体系,加强通识课“育能致公”模块建设。令赵宏欣慰的是,学生们对服务学习表现出很大的热情。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——西北地区精准扶贫”课程调研团队招募成员,最初拟招4—6名学生,由于报名者众多,经过筛选确定为15名学生。
南开大学以“允公允能”为底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,深度契合服务学习的思想。在南开大学,像这样秉承“知中国、服务中国”的传统而推出的“知行合一”服务学习课程,即将成为南开本科教育的一大亮点。
在3个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后,赵宏结合参加课程的师生情况,确定了在“与外界互联”“绿色有机种植”“饮用水质量提升和污水处理”“青少年科普”等方面开发一些可行的线上和线下服务学习项目。“这门课集合了不同专业的学者和学生,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服务贫困地区,是雪中送炭,而不是锦上添花。”赵宏说。(中国教育报) |
|
|
|
上一篇:五星红旗,我为你自豪 爱国成开学教育关键词 |
下一篇:加快步伐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重大改革 |
|